首页

卉主

时间:2025-05-25 23:55:40 作者:2025年全国赛艇冠军赛(第二站)举行 浏览量:40505

  中新网白城8月18日电 题:“鲜”到盐碱地 吉林西部“虾兵蟹将”有大作为

  中新网记者 郭佳

  长江的小龙虾在吉林白城安了家。8月以来,在当地大安灌区的一片水面上,40岁的盛隆每天驾船捕虾,日均出水2000多斤,全部被送上省会长春的餐桌。“我们这的小龙虾个大品质好,供不应求。”

养殖户乘船捕捞小龙虾。(资料图) 文波龙 摄

  吉林省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近680万亩,90%分布在西部的白城、松原两市。利用大型灌区低洼易涝盐碱地和丰富的排水资源养殖淡水小龙虾,是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开展盐碱地特色农业的积极尝试。

  “过去盐碱地治理主要强调土壤改良和种植,即使讲到以水定地,也是侧重在引水和水量,而不注意排水和水质,所以排水的消纳与资源化利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波龙说。

  文波龙介绍,在白城地区,盐碱坑塘泡沼等自然水面资源丰富,新建大型灌区的引水、退水以及承接的降水,又进一步增加了水源保障,为小龙虾养殖提供了基本条件。此外,这里养殖小龙虾还有一些优势,特别是生长温度适宜,不会像长江流域小龙虾经常要面临高温考验。

养殖户展示小龙虾。(资料图) 潘晟昱 摄

  今年,文波龙在大安灌区海坨片区示范了1000多亩水面养殖小龙虾。从春季放苗到夏季捕捞,不到三个月,大的已经长到了二两重。8月以来,每天2000多斤的捕捞量代表试验的初步成功。

  文波龙也指出,盐碱地养殖小龙虾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突破,除了受春季低温的限制外,盐碱水的水质特征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也很大,它们的成活率、成品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这些问题都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技术方向,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龙虾试验的初步成功,建立在盐碱水养殖河蟹的基础上。在白城镇赉,大闸蟹将在8月20日前后进入捕捞季。连日来,蟹农正忙着给它们育肥,以使上市时有更好的体型和口感。

  葛俊是镇赉县河蟹养殖带头人,利用文波龙团队的苏打盐碱水型蟹种培育、成蟹大水面养殖、盐碱生境稻蟹共作等关键技术,河蟹本地化养殖已颇有规模。今年的大闸蟹产量预计有600万斤。

  葛俊介绍,镇赉县地处北纬45度,这个“黄金纬度”日照充沛、气候凉爽,大闸蟹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生长,胃口好生长自然好,尤为难得的是在弱碱水环境里长大,肉质还有点甜。

养殖户捕捞河蟹。(资料图) 潘晟昱 摄

  镇赉是吉林水田种植面积第一大县,如今不少水田、泡塘都养起了螃蟹。据了解,今年全县大闸蟹产量预计突破1000万斤,相关产业综合产值可达6亿元。

  “盐碱水养蟹已经形成产业链,我们必须提前考虑市场饱和的问题。”文波龙说,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以及有了螃蟹育种方面的经验储备,他们才开始尝试在盐碱水里养殖小龙虾。目前看,在大安、镇赉的技术应用和实践效果非常好。

  稻蟹、稻虾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了“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文波龙说,盐碱地的治理不仅是农业生产问题,还是生态、环境问题,改良土壤的同时,需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盐碱地要从不能产粮向不只能产粮转变,在这片盐碱地上,‘虾兵蟹将’不是小喽啰,它们有大作为。”文波龙说。(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朝书法与雕塑艺术等双展长沙开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厂之初,最大问题是产品销售问题。上海工商业发达,洋货充斥市场,竞争激烈。作为一个初创小厂,六一织造厂无论是产品外观还是内在质量,均无法与洋货相比,到了年底,产品积压成堆,资金枯竭,贷款无门,工厂很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中国贸促会: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助力中外企业开展互利共赢合作

重庆7月19日电 (张旭)重庆海关19日公布,中国国务院已于近日正式批复同意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万州新田港区、涪陵龙头港区、江津珞璜港区,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注入了新动能。

司法部: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 规范监管执法

这种满怀深意的表述,不仅让人油然想到中国一句老话,“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更让人真切感受到中秘虽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关系经得住千锤百炼,愈加紧密。比如在秘鲁,这里的人民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老乡”,让人动容。

“爱国爱港爱社区”吉祥物创作及标志设计比赛结果公布

据悉,此次发布的襄阳直航香港航线将于3月中下旬开通,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执飞,每周2班,周三、周日发班,后续还将陆续开通直航泰国、越南等国际航线。

文化中国行|非遗有新人:丝竹和鸣 奏响古韵新声

鹧鸪茶又名山苦茶,海南特产,主要通过人工采摘野生鹧鸪茶叶后经简单清洗、揉团、晒干而成。它是海南一种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有几千年的历史。此茶甘冽爽口,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防治感冒的效果,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记者 李宇凡 林士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